名称 河伯
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
亦作“冰夷”、“冯夷”、“无夷”。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he-bo/
河伯之貌,或称“人面”(《海内北经》),或称“人面鱼身”(《酉阳杂俎•诺皋记》),或称“白面长人鱼身”(《尸子》)。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he-bo/
《楚辞•九歌•河伯》洪兴祖补注引晋•葛洪《抱朴子•释鬼》云:“冯夷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,天帝署为河伯。”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he-bo/
《庄子•大宗师》释文引司马彪云:“《清泠传》曰:(冯夷)华阴潼乡堤首人也,服八石,得水仙,是为河伯。”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he-bo/
有关河伯成神之说大略如此,然此已属后起之说。观《海内北经》及《楚辞•九歌•河伯》,可知河伯古本天神。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he-bo/
古代殷人祀河,有“煮”、“枋”、“埋”之称,有“汻嬖”(以嬖幸者沉河)之祭(均见卜辞)。卜辞尚有“河妾”一语,疑当时河神已有娶妻纳妾传说,此河伯娶妇恶俗所起之由,总之,河伯乃黄河水神,自殷商而降,至于周末,为人所奉祀,位望隆崇。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he-bo/
《庄子•人间世》有“不可以适河”(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,适河,谓沉人于河祭也)之语,《史记•六国表•秦灵公八年》有“初以君主妻河”(司马贞索隐云:谓以公主嫁河伯也)之说:则河伯非“溺死为神”或“服药得仙”之比,与女游兮九河,冲风起兮横波,乘水车兮荷盖,驾两龙兮骖螭。”此《楚辞•九歌•河伯》之描写。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he-bo/
旧读女为汝,谓河伯;闻一多《楚辞校补》谓女当为河伯所从游之少女,义较胜。则河伯宜有“娶妇”之传说,《史记•滑稽列传》及《水经注•浊漳水》均记其事。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he-bo/
古沉人而祭河伯,盖以黄河为灾,威不可测,畏而媚之。然据有关河伯神话,人亦鄙而恶之,其最著者为羿射河伯、妻雒嫔事。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he-bo/
《楚辞•天问》云:“帝降夷羿,革孽夏民,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?”河伯骄淫,攘人妻女,今亦得其报施。“射河伯,妻雒嫔”本是一事,王逸却于“妻雒嫔”注云:“雒嫔,水神,谓宓妃也,羿又梦与洛水女神宓妃交接也。”于“射河伯”注云:“传曰,河伯化为白龙,游于水旁,羿见,射之,眇其左目。河伯上诉天帝,曰:‘为我杀羿。’天帝曰:‘尔何故得见射?’河伯曰:‘我时化为白龙,出游。’天帝曰:‘使汝深守神灵,羿何从得犯汝?今为虫兽,当为人所射,固其宜也,羿何罪欤?’”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he-bo/
一事两说,义固失之;然所引“传曰”云云,亦可见河伯之卑怯。
《淮南子•氾论训》高诱注云:“河伯溺杀人,羿射其左目。”又可见河伯之暴虐,羿射之固宜。
参见“羿”。
《中国神话人物辞典》
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。亦称冯夷,因渡河淹死,天帝封为水神,曾化为白龙,游于水上,被后羿射瞎了左眼。古代记载河伯的故事很多,最早当推《庄子•秋水》、《楚辞•九歌》、《天问》。《重修纬书集成》卷二《尚书中侯考河命》:“观于河,有长人,白面鱼身,出曰:‘吾河精也。’呼禹曰:‘文命治滛’。言讫受(授)禹河图,言治水之事,乃退入于渊。于是以告(注:告舜也)曰:‘臣见河伯,面长人首鱼身,曰:‘吾河精。’授臣河图。”《尸子》卷下:“禹理水,观于河,见白面长人鱼身出,曰:‘吾河精也。’授禹河图,而还于渊中。”晋张华《博物志•异闻》:“昔夏禹观河,见长人鱼身出,曰:‘吾河精。’盖河伯也。”河伯也是道教的神灵。《清冷传》说:冯夷,字公子,陕西华阴人,“服八石得道,为水仙。”东晋郭璞赞曰:“禀华之精,食惟八石。乘龙隐沦,往来海客,若是水仙,号曰河伯。”
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
河伯最早见于先秦文献,如《楚辞•九歌》有“河伯”一章,而《楚辞•天问》且有具体神话故事:“帝降夷羿,革孽夏民,胡射夫河伯,而妻彼洛嫔。”但多无具名,至汉以后方有以其它水神名附合者。最常见的是说河伯名冯夷。《庄子•大宗师》:“冯夷得之,以游大川。”“释文”引《清泠传》:冯夷,华阴潼乡堤首人,服八石,得水仙,是为河伯;一云以八月庚子浴于河而溺死,一云渡高河溺死。晋•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四同。按浴河或渡河而死,无成神之理。或为古代治水而死者,为人所敬崇,祀以为神,流传既远,遂讹为此说。但大河东西数千里,所经之处,各有地方所祀河神,其成神之因,在在不同。溺死成神,亦或有之。一作“无夷”,《穆天子传》:阳纡之山,河伯无夷之所居。注:冯夷也。(按:此河伯为历史之河伯,非神话之河伯,说见后。)或作“冰夷”。《山海经•海内北经》:“冰夷人面,乘两龙。”郭璞注:冰夷,冯夷也。又有“冯循”、“吕夷”、“无夷”、“冯迟”诸说,皆为“冯夷”音转。唐•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前集卷一四:河伯人面,两龙,一曰冰夷,一曰冯夷。又曰人面鱼身。《太公金匮》言:一名冯循(一作冯修)。《河图》言:姓吕名夷。《穆天子传》言无夷,《淮南子》言冯迟。又有说河伯姓吕名公子,而其妻姓冯名夷。见《龙鱼河图》。◇梁•陶弘景《真灵位业图》已把河伯仙化:太清右位:河伯(是得道之人所补)。清•徐道《历代神仙通鉴》卷二则做了进一步仙化处理:尝入华阴服八石,得凌波泛水之道。北居阳纡陵门之山,与蜚廉互相讲术。初探从极之渊,深人三百仞,师玄冥大人,学混沌之法。◇袁珂《山海经校注》论及河伯,略云:冯夷渡河溺死云云皆后起之说,未免芜杂不伦。河伯盖古黄河水神,渊源已古矣。战国之世奉河伯之风仍有增未已。观《楚辞•九歌》中“河伯”一章及《天问》中河伯为羿射眇一目故事,又西门豹为河伯娶妇故事,可知在民间心目中为浪荡风流之神。而其形应是人面鱼身。按:河伯娶妇事,至后世仍不绝。《师友谈记》载东坡语,云郭子仪镇河中(今山西永济),河甚为患,子仪祷河伯臼:“水患止,当以女妻之。”已而河复故道,而子仪女无疾而终。子仪以其骨塑像于庙,至今奉祀不绝。◇以上为神话中之河伯,又有历史上之河伯。明•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》卷四〇:《纪年》载:帝芬十六年,洛伯用与河伯冯夷斗。夫洛与河,国名也,伯爵也。用与冯夷,人名也。观泄十六年,殷侯以河伯之师代易,则河伯为诸侯,而冯夷非神鬼昭昭矣。清•顾炎武《日知录》卷二五亦言:河伯者,国居河上而命之为伯,如文王之为西伯,而冯夷者其名尔。(清•徐昂发《畏垒笔记》卷三“河伯”条亦主此说。)◇南宋•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卷一〇:自释氏书人,中土有龙王之说,而河伯无闻矣。
《鬼神学词典》
鬼神名,亦称冯夷。《搜神记》:“弘农冯夷,华阴潼乡堤首人也。以八月上庚日渡河,溺死。天帝署为河伯。”《神异经》:“西海水上有人乘白马,朱鬣白衣玄冠,从十二童子,驰马西海水上,如飞如风,名曰河伯使者。”《韩非子•内储》:“河伯,大神也。王何不试与之遇乎?臣请使王遇之。乃为坛场大水之上,而与王立之焉。有间,大鱼动,因曰,此河伯。”《史记•六国表》:“秦灵公八年,初以君主妻河。”《酉阳杂俎》:“河伯人面,乘两龙,一曰冰夷,一曰冯夷。又曰人面鱼身。《金匮》言,一名冯循。《河图》言,姓吕名夷。《穆天子传》言无夷。《淮南子》言冯迟。《圣贤记》言,服八石得水仙。《抱朴子》曰:八月上庚日溺河。”
《中华神秘文化辞典》
黄河水神,一名冰夷,又名冯夷。《山海经•海内北经》郭璞注:“冰夷,冯夷也。《淮南》云:‘冯夷得道,以潜大川。’即河伯也。”《楚辞•九歌•河伯》注引《抱朴子•释鬼篇》说他因渡黄河淹死而做了水神。《庄子•大宗师篇》释文引司马彪云:“《清泠传》曰‘(冯夷),华阴潼乡堤首人也,服八石,得水仙,是为河伯。’”这里说他因吃了一种药,遇水而成仙。据屈原《九歌•河伯》描写,河伯是位风流潇洒的花花公子:“鱼鳞屋兮龙堂,紫贝阙兮朱宫,灵何为兮水中。乘白鼋兮逐文鱼,与女游兮河之渚,流澌纷兮将来下。”过着如此浪荡生活的河伯,当然不受人尊敬,民间传说他每年要娶一位新娘子来陪伴他寻欢作乐。《史记•西门豹治邺》载,战国时魏国邺地有河伯娶妇的风俗,每年有妙龄女郎活活葬身河床。又据《楚辞•天问》载,河伯妻宓妃与羿相好,被河伯知道,便变作白龙去探察,结果被羿一箭射瞎了左眼。他跑去诉告天帝,天帝知道河伯的品行,结果弄了个没趣。《史记•仲尼弟子列传》中,河伯企图夺取子羽价值千金的白璧,结果损兵折将,被子羽弄得灰溜溜的。这就是河伯的形象。
《中国神仙大全》
即黄河水神,民间供奉的河伯原是人面鱼身。到了后来,传说河伯是潼乡堤首人,名冯夷,因为渡河溺死,由天帝署令为河伯,民间认为河伯庚辰日死,此日不可出船远行,否则溺死不返。
据说,有一个叫韦浦的人从寿州士曹赴选来阌乡旅馆,刚坐下来吃饭,就有一个人上前拜见他道:“我叫归元昶,曾经做过车马夫,我想投先生门下做个小卒。”韦浦见这归元昶,衣衫虽然十分污垢,而神采却很爽迈。便对他说:“你从哪儿来?”归元昶说:“我早先随冯六郎任职河中,岁月颇多,办事也十分勤谨,六郎很信任我。昨天六郎与绛州轩辕四郎—同来到此地,求卞判官买腰带,我与卞判官的下人要些菜酒,相互说些话,六郎便说我对他有所欺蒙,喝斥我留于此地。我为佣低贱,资用又少,没有符牒,不能越过关禁。我私下听说二十二郎要往西去,倘若你能带上我,我心愿足矣。”韦浦听罢便应许下来,吃过饭,走过十多里地,凡事承顺指顾,那归元昶无不心领神会,仿佛有先见之明。韦浦心中大喜,自谓有了得用之人。到了潼关,店主人有个小儿正在门下游戏,不想归元昶用手一点那小儿的后背,小儿当即惊悸闷绝,有一顿饭的工夫不见苏醒。主人说:“这是中邪之状啊,急忙去叫村中二娘。二娘是一个巫婆,过了好久才到。到后便用琵琶迎神,哈欠喷嚏打了良久,说三郎到了,传语店主人,客为鬼,在此作祟,我且将他描画一番。”跟着便道出其形状服色,果真是归元昶,又说:“若用蓝汤洗浴,此患即可除掉了店主依言去做,那小儿立即痊愈。韦浦见归元昶所作所为,早已十分憎恶他,等到巫婆道出他的根底,再去叫他时,他却早已不见了。第二天韦浦到了赤水西路旁,忽然见到归元昶身着一件破烂紫衫,步履沉重地走来说:“我自以为羞耻,因而不敢再见二十二郎。我是一个客鬼,昨日之事,不敢再言,我已受华岳神君责伐,巫婆所说的三郎,就是金天王。二十二郎到京,当得官做本地县令,不足以忧。”韦浦问他:“你刚才所说的冯六郎等,可是凡中之人吗?”归元昶说:“冯六郎名夷,就是河伯,轩辕,是天帝的爱子。卞判官,名和,即当初的刖足者。”韦浦又问:“冯夷为何得排第六?”归元昶说:“冯夷是水官,水成数六,如此而已。”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