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称 姜太公
《中国神话传说(大)词典》
人名。一名太公望。姜姓,吕氏,名尚。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jiang-tai-gong/
《战国策•秦策五》:“太公望齐之逐夫,朝歌之废屠,子良之逐臣,棘津之仇不庸,文王用之而王。”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jiang-tai-gong/
《吕氏春秋•首时》:“太公望,东夷之士也,欲定一士而无其主,闻文王贤,乃钓于渭以观之。”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jiang-tai-gong/
《史记•齐太公世家》:“吕尚盖尝穷困,年老矣,以鱼钓奸周西伯。西伯将出猎,卜之,曰:‘所获非龙非彨,非虎非熊,所获霸王之辅。’于是周西伯猎,果遇太公于渭之阳,与语大说,曰:‘自吾先君太公曰:当有圣人适周,周以兴。子真是邪?吾太公望子久矣!’故号之曰‘太公望’,载舆俱归,立为师。”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jiang-tai-gong/
晋•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四:“文王以太公望为灌坛令,期年,风不鸣条。文王梦一妇人,甚丽,当道而哭。问其故,曰:‘吾泰山之女,嫁为东海妇,欲归,今为灌坛令当道,有德,废我行;我行必有大风疾雨,大风疾雨,是毁其德也。’文王觉,召太公问之。是日果有疾风暴雨从太公邑外而过,文王乃拜太公为大司马。”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jiang-tai-gong/
太公遇文王事大略如上述。又有太公佐武王伐纣事。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jiang-tai-gong/
汉•王充《论衡•卜筮》:“周武王伐纣,卜筮之,逆,占曰大凶。太公推蓍蹈龟而曰:‘枯骨死草,何知吉凶!’”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jiang-tai-gong/
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辑《六韬》:“武王伐纣,雨甚雷疾,武王之乘震而死。周公曰:‘天不祐周矣。’太公曰:‘君秉德而受之,不可如何也。’”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jiang-tai-gong/
又《太平御览》卷四八二引同书:“武王伐殷,乘舟济河,兵车出,坏船于河中。太公曰:‘太子为父报仇,令死无生。’所过津梁,皆悉烧之。”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jiang-tai-gong/
汉•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三:“武王伐纣,到于邢丘,循折为三,天雨三日不休。武王心惧,召太公而问曰:‘意者纣朱可伐乎?’太公对曰:‘不然。楯折为三者,军当分为三也;天雨三日不休,欲洒吾兵也。’武王曰:‘然何若矣?’太公曰:‘爱其人及屋上乌,恶其人者,憎其骨馀;咸刘厥敌,靡使有馀!’”太公勇毅果敢之精神,于兹可见。他不仅智勇,亦有神谋。文章源自-灵虚异幻-https://www.lingxyh.com/jiang-tai-gong/
《艺文类聚》卷五九引《太公金匮》:“武王伐殷,丁侯不朝,尚父乃画丁侯射之。丁侯病,遣使请臣。尚父乃以甲乙日拔其头箭,丙丁日拔目箭,戊己日拔腹箭,庚辛日拔股箭,壬癸日拔足箭,丁侯病乃愈。四夷闻乃惧,越裳氏献白雉。”
又《北堂书钞》卷一四四引同书:“武王伐纣,都洛邑,未成。阴寒雨雪十余日,深丈余,甲子平旦,不知何五大夫乘车马,从两骑,止王门外,欲谒武王。武王将不出见,尚父曰:‘不可;雪深丈余,而车骑无迹,恐是圣人。’太师尚父乃使人持一器粥出,开门而进五车两骑,曰:‘王在内未有出意,时天寒,故进热粥以御寒,未知长幼从何起?’两骑曰:‘先进南海君,次东海君,次西海君,次北海君,次河伯、雨师、风伯。’粥既毕,使者具告尚父。尚父谓武王曰:‘客可见矣;五车两骑,四海之神与河伯、雨师、风伯耳。南海之神曰祝融,东海之神曰句芒,北海之神曰玄冥,西海之神曰蓐收,河伯名冯夷,雨师名咏,风伯名姨,请使谒者各以其名召之。’武王乃于殿上,谒者于殿下门外引祝融进,五神皆惊,相视而叹。祝融拜,武王曰:‘天阴远来,何以教之?’皆曰:‘天伐殷立周,谨来受命,愿敕风伯雨师,各使奉其职(其中数字从《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》辑《太公金匮》补)。”
明代小说《封神传》所写诸神助周灭殷及姜太公驱神役鬼等事,当由此类文字演化而来。
《中国神怪大辞典》
吕尚,又称姜太公、姜子牙、吕望、太公望。《史记》有《齐太公世家》,云:太公望吕尚,东海上人。先祖为四岳,佐禹治水有功,虞夏之际封于吕,姓姜氏。吕尚为其苗裔。尝事纣,见纣无道,去之,游说诸侯,无所遇,年老,钓于渭滨,周文王遇之,与语大悦,云:“吾太公望子久矣。”故号曰“太公望”,立为师。助文王阴谋修德以倾商政,其事多兵权与奇计。辅武王,天下三分,其二归周,遂伐纣而王天下。武王封之于齐,为姜齐之始祖。按《史记》此说已多传说成分,而西汉•刘向《列仙传》卷上更以吕尚为仙人,云:冀州(今河北冀县)人,生而内智,预见存亡。避纣之乱,隐于辽东四十年。西适周,匿于南山,钓于磻溪,三年不获鱼,已而得兵钤于鱼腹中。文王梦得圣人,遂载归。至周武王伐纣,尚作《阴谋》百馀篇。服泽芝地髓且二百年而告亡。有难而不葬,后葬之无尸,唯《玉钤》六篇在焉。《旧唐书•礼乐志》引《六韬》,《太平广记》卷二九一引《太公金匮》:武王伐纣,雪深丈馀,五车二马,行无辙迹,诣营求谒。武王怪而问焉。太公对曰:“此必五方之神来受耳。”遂以其名召人,各以其职命焉。按五车指五方之神,二马则为风伯雨师。皆曰:“天伐殷立周,谨来授命。”顾敕风伯雨师,各使奉其职也。清•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》卷六以为此乃姜太公“封神”所本。◇《唐会要》卷二三:开元十九年四月十八日,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太公庙一所,以张良配享。《唐书•肃宗纪》曰:上元元年闰四月己卯,追封太公为武成王,依文宣王例置庙。《宋朝会要》曰:大中祥符元年十月诏加谥昭烈武成王,仍于青州(今山东益都)建祠庙。◇《封神演义》中商朝的武成王黄飞虎,死后被封为东岳。张政烺先生以为武成王黄飞虎实为武成王姜子牙(字飞熊)所演变而成。
《鬼神学词典》
西周名将,亦称姜子牙、吕尚、吕望。死后被民间祀为辟鬼祛邪之神。《博物志》:“文王以太公望为灌坛令,期年,风不鸣条。文王梦见有一妇人甚丽,当道而哭,问其故,妇人言曰:‘我东海泰山神女,嫁为西海妇,欲东归,灌坛令当吾道,太公有德,吾不敢以暴风疾雨过也。’文王梦觉,明日召太公,三日三夕,果有疾风骤雨去者,皆西来也。文王乃拜太公为大司马。”《唐会要》:“开元十九年四月十八日,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太公庙一所,以张良配享。”《事物纪原》:“上元元年闰四月己卯,追封太公为武成王。《宋朝会要》曰:大中祥符元年十月诏:维师尚父,实赞隆周,宜加谥昭烈武成王,仍于青州建祠庙。”
《中国神仙大全》
姓姜,名尚、字牙。传说他是远古时代炎帝的后代,其祖先因帮助大禹治理洪水有功,赐姓姜,被封于吕(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),称吕侯。他本人,西周初年官太师(武官名),也称师尚父。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,封于齐,乃周代齐国的始祖。
相传,太公从小父母双亡,随姑母到朝歌。12岁时,姑母家生活也十分困难,就让他当了屠夫,在街上卖肉。时常案板上肉都发臭了,还没有买主过问。姜太公由此被老婆赶出去,流落他乡。他很有才华,也常想使学问和本领能得到施破,但在商纣统治下,实在是没有这种可能。随着日月的流逝,他的大半生几乎都在默默无闻、穷困潦倒中过去了。
当姜太公到处碰钉子,一筹莫展的时候,听说西方的周文王礼贤下士,待人宽厚,求才若渴。遂来到渭水。在磘溪水边搭了个茅庵,以钓鱼为业,糊口度日,等待文王,希望有朝一日会得到文王的重用。不料,春去冬来,好多年过去,他的头发由斑白而全白,两膝跪坐的地方,已经深深地凹陷下去,形成两个印痕。太公终曰盼望的明主,仍然杳无音信。最后,他抛去任何希望,决心做一个并不甘心做的湮波钓徒,隐遁终身。
姜太公万万没有想到,在他“形如槁木,心如死灰”的时候,在这山林幽隐、万籁俱寂的地方,忽然传来了犬吠、马嘶、人群嘈杂的声音。他的幻想之火,又重新点燃了。当姜太公看到一位王者打扮的人来到他身边的时候,他马上意识到,如果显露出丝毫的惊惶,一切都不堪设想。凭着几十年的锻炼和修养,他表现出异常的从容。文王在和姜太公的谈话中,敏锐地感觉到眼前这个人,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大贤。在他带着人马回宫的途中,按照当时优待贤士隆重的礼节,亲自坐在车右赶着马车。周文王没有察觉到,身旁坐着的这位皓首童颜,万分潋动的老人,滚滚热泪顺着绰绰银髯往下流淌。
周文王先委派吕尚做灌坛县令。一年以后,那里就路不拾遗、夜不闭户,物阜民丰,甚至连风都知趣,绕道而行,从不敢吹响树枝。一天夜里,文王梦见一个身材苗条,身穿艳服的漂亮女子,在他面前痛哭。文王问她为什么,她说:“我是泰山神的女儿,嫁给东海神敖广之子为妻,现在要回婆家去,却被灌坛的地方长官挡住不许通过,因我的行动必有暴风骤雨,若真的这样,怕有损那位长官的好名声,犯了过错,受天帝的处罚。不然又走不了路,很困难。”文王醒来,觉得奇怪,就派人请来太公询问。正在这时,有人来报:“有好大的风、好大的雨从太公管辖地方的边境上经过。”文王与太公二人相视而笑。文王这才提升太公担任大司马的职务,执掌全国的政治军事。姜太公帮助肩文王励精图治,整顿政治和军事,对内发展生产,使百姓安居乐业;对外征服弱邻,开拓韁土,削弱商朝,使周国一天比一天强盛。
在太公的辅佐下,文王先后打败了犬戎,征服了商的崇国,又把都城从歧山迁到周原丰城。文王的晚年,周室的领土已西到密(今甘肃灵台),东至邗(今河南沁阳附近),对商朝的国都朝歌,已形成进逼的形势。接着他们又进一步将势力扩至长江、汉水流域。文王死后,武王(即姬发)继承王位,秉承其父的遗愿,最终推翻商朝。武王奉太公为师尚父。他在太公的辅佐下,建立了统治全国的周朝,定都镝京(在今陕西长安县境内),史称西周。太公因伐商有功,后被封于齐(今山东省的中部和西部),为齐国始祖。
唐宋时代,太公被列入祀典,封武成王,天下遍立太公庙,与孔子并列,掌武事。
后来的《封神演义》,将太公完全神化。太公伐商之后,奉命封神。封过诸神之后,心里暗想:好位置都让给别人了,自己封那么多神,怎能屈尊于他们之下,起码得在诸神之上。于是就在封神台上宣布,姜太公在此,诸神退位,我位在诸神之上。”台下有神问道:“你怎么在诸神之上?”太公解释说:“你们的神位在屋的地面上,我的神位在屋梁上,房梁当然高于地面了。”
从此相衍袭用,凡新建房屋,上梁时,就用红纸写上“姜太公在此,大吉大利”贴在梁上,然后烧香磕头,飘粮,鸣鞭放炮,礼拜太公。或有多年不住的房屋,说是有这“精”那“仙”,不干净时,就在那屋的屋门上贴着“姜太公在此,诸神退位”,认为如此可除妖镇邪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