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称:黄帝
别称:皇帝
《中国神话传说词典》
亦作“皇帝”。皇帝者,皇天上帝之谓。
《庄子•齐物论》:“是皇帝之所听荧也。”释文:“皇帝,本又作黄帝。”
《吕氏春秋•贵公》:“丑不若黄帝。”毕沅校曰:“黄帝刘本(明刘如宠本)作皇帝,黄、皇古通用。”
《书•吕刑》:“蚩尤惟始作乱……皇帝清问下民……”此皇帝即上帝,亦即黄帝已明。
黄帝最初之神职盖为雷神。
“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权星,照耀郊野,感而生黄帝轩辕于青邱”(《河图稽命征》),“黄帝以雷精起“(《河图帝纪通》),明述黄帝起于雷电,“轩辕,主雷雨之神也”(《春秋合诚图》),此即其神职。“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,如龙之体,主雷雨之神”(《大象列星图》),此则为其星象。所举诸事,无不与雷有关。
黄帝以雷神崛起而为中央天帝,乃又有黄帝胜四帝之说。
《孙子•行军》云:“凡此四军之利,此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。”
《太平御览》卷七九引《蒋子万机论》复云:“黄帝之初,养性爱民,不妤战伐。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,交共谋之,边城日惊,介冑不释。黄帝叹曰。‘夫君危于上,民安于下,主失于国,其臣再嫁。厥病之由,非养寇耶?今处民萌之上,而四盗亢衡,递震于师。’于是遂即营垒以灭四帝。”
黄帝既胜四帝,神国组织于以建立,于是乃有如《淮南子•天文训》所描绘之美妙景象:“东方木也,其帝太皞,其佐句芒,执规而治春;……南方火也,其帝炎帝,其佐朱明(即祝融),执衡而治夏;……中央土也,其帝黄帝,其佐后土,执绳而制四方;……西方金也,其帝少昊,其佐蓐收,执矩而治秋;……北方水也,其帝颛顼,其佐玄冥(即禺彊),执权而治冬。”黄帝遂为五夫帝之中央天帝。
黄帝神话之主要部分,当力黄、炎战争,其中与*蚩尤之战尤为激烈。
清•马骕《绎史》卷五引《新书》云:“炎帝者,黄帝同母异父兄弟也,各有天下之半。黄帝行道而炎帝不听,故战于涿鹿之野,血流漂杵。”
《吕氏春秋•荡兵》亦云:“兵所自来久矣,黄、炎故用水火矣。”
《列子•黄帝》则云“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,帅熊、罴、狼、豹、䝙、虎为前驱,鹘、鹖、鹰、鸢为旗帜。”战争之规模显而易见。
《大戴礼•五帝德》云:“黄帝与赤帝(炎帝)战于阪泉之野,三战然后行其志。”是黄帝胜炎帝,亦经艰苦斗争。
炎帝兵败,蚩尤崛起,为炎帝复仇。
“蚩尤姜姓,炎帝之裔也”(《路史•蚩尤传》)。
黄帝既战炎帝于*阪泉,复战蚩尤于*涿鹿(阪泉、涿鹿,实为一地)。是黄帝与蚩尤之战,乃黄、炎战争之继续,且较前更为惊心动魄。
蚩尤兵败被诛,而又有*夸父、*刑天、*共工之属,或炎帝之裔,或炎帝之臣,均前仆后继,为炎帝、蚩尤复仇,虽皆泯殁,猛志常在。
黄帝既杀蚩尤,乃又有作乐庆功、*蚕神献丝等神话出现。
至于《山海经•西次三经》称黄帝在峚山服食玉膏,《史记•封禅书》称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,鼎既成,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,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”云云,则为黄帝神话仙话化之开始。
